|
發表於 2016-3-2 11:43:30
|
顯示全部樓層
英國教育着重啟發,他們相信每個學生皆有其突出之處,所以不會沿用同一套方法去評估學生,也不會強加知識,以催谷教學進度,反而鼓勵學生互相分享生活點滴及趣事,培養學生互相尊重、聆聽、學習表達及分享周邊事物的態度,從而引發學生的產生好奇心,然後才將知識傳遞。同時,學校會在不同環境提供思考和活動空間,幫助學生發掘個人潛能。如此一來,學生既能自發性學習和追求知識,也能循序漸進學懂思考,從而具備邏輯思維,他日踏入學術殿堂,自能得心應手。% y# w9 `, s* J- _+ j
z8 E. n* r4 J2 U" S香港教育重競爭、重名牌、重考試,以考核範圍作為教學的內容及目標,從來只著重教學範圍的框框,框外是甚麼世界,最好不要過問。要突破樊籠,爸媽必先闖過心理關口,鼓勵孩子減少準備考試的時間,轉而學習具備個人潛質的事物,不要理會別人說讀不上才如此….等的標籤。
) o' [" Q' n) b! J9 L& W4 C
) S& h& U4 z( g7 j- H課堂增加討論環節,是否就能啟發學生增長智慧?章某抱懷疑態度。因為課堂形式有改變,教育理念及制度不變,課堂討論只是聊備一格,為改而改,怎生智慧?理應從根本出發,先讓孩子對周遭事物產生好奇心,少做功課,發多些白日夢,智慧會隨之而來。
2 x& A& c0 R/ K/ X2 b& s1 k# H
* ~% U$ Q: |$ v原文刊在:http://www.ohpama.com/48119/over ... 發學生智慧?/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