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發表於 2015-11-6 23:17:20
|
顯示全部樓層
坐月進補宜飲食均衡 - a- }6 r) v+ n2 \* i) V" w
# A0 a' ^5 U3 f i- C( e( l0 E+ \傳統以來「坐月」是一件大事情,中國人認為這個正好是媽媽全面調理身體的好時機。坊間傳言:聲稱在坐月期間若調理不足,便容易導致年長後氣血失調,更強調只要調理得好,體質比未懷孕前還要更好。的確從懷孕至生育的過程中,媽媽的身體與各器官都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「坐月」對媽媽來說確實是重整身體的重要時機,所以不少產後媽媽都非常看重進補。3 G, L& u- W% k/ L& z7 V& y6 m
) F* G3 W+ D5 {0 A* d+ Q
湯水在「坐月」其實是不錯的選擇,不過藥膳或補湯則要額外小心。在中醫角度上看,很多中藥如黨參、當歸、紅棗…等,都是常用的產後補品,很多人產後會自行到藥材店購買藥材煲湯進補。甚至有老一輩聲稱產後不應喝白開水,尤其是冷開水更萬萬不可,應以紅棗圓肉或黑棗代替,及早補氣血。但從現代醫護角度來看,這類溫熱性的補品,只會減慢惡露消失的情況。
* {2 L9 E( }7 K, S. E0 `6 q- K5 u
$ i! s# Y$ ^ o2 V進補視乎體質0 g/ e1 q8 A" O$ Y
盲目進補忽略了藥材的性味和進食者的體質,結果反而會令進食者身體出現問題。輕則全身冒汗,不能入睡,也會引起嘔吐、水腫、便秘等現象,嚴重者會造成高血壓及子宮發炎,甚至需要入院留醫。所以在未了解個人體質前,我並不建議大家胡亂進補。
3 g! _" b/ X1 b
4 w" f6 i7 z- I4 n0 ~進補是否「愈多愈好」,其實西方營養學中的進補着重飲食均衡,產後補充多少營養視乎懷孕前及懷孕期的營養攝取是否良好。現今大部份媽媽在懷孕期間營養不缺,過量進補只會令媽媽體重增加。大家要清楚知道懷孕並不是疾病,也並非表示你身體虛弱。因此,你只要保持膳食均衡,注意烹調的手法,基本上已足夠。0 a' [3 `/ {" ~/ |. X$ [3 t
; _4 ?' P+ }. a& t9 \; O8 h未必愈早愈好
5 j& ~- T' K5 N" e+ P至於是否「愈早愈好」,過早補身只會加速出血,令瘀血滯留,引致盆腔炎。其實產後進補不單止適合在產後首月進行,補足一百天亦可以,所以媽媽實在不用急於進補。7 C9 `- ~& R9 d# d) m
* o# `; T; d$ C9 M; b M5 Q最後要提醒大家,由於每一位媽媽體質不同,用在別人身上有用的處方,對你卻不一定合適。所以(不論中藥或西藥)千萬不可自行胡亂進食進補,必須找相熟的中西醫診斷處方。
' ]# G" }1 U' g7 J1 P. E/ w; Y' }) ?4 w/ e" R7 S2 G, _, I
鄭太 愛童行家庭協會幹事及創會委員8 D+ N. r! E* W8 A0 W# O
, T$ C H8 }1 R, m鄭太於陪月工作上經驗豐富,更曾受邀擔任社區陪月員課程客席導師,對產婦及嬰幼兒照顧有頗深認識。 |
|